作者:周伯伯
時間:1997
寫作地點:澎湖群島

蕭老師應該會很開心一首短短的台灣翠青
讓周伯伯從匪共一路漫延...
順道一提
周伯伯的手機鈴聲即是匪共國歌
去年在松下耕練敝團時
周伯伯手機鈴聲大作
把松下老師嚇了一大跳

原文:
香爐既然人人可插,歌自然人人可唱。
很少有什麼流行歌曲可以比得過國歌,那麼多人唱,唱那麼久,不得不唱。
我們或許會唱許多宗教歌曲、民謠、牧歌,或是從小到大的校歌,
但相信同時會唱兩岸國歌的就更少了,
短短的幾句話要表達一個要用好久的概念又滿足大家的歌唱慾望不太容易,
這裡將試著對這些尊榮的歌曲做一些解讀。

國歌(anthem)如同國花一般,用以宣揚意識型態、表達民族性、振奮人心。
使用場合可以是朝會、運動競賽頒獎、電影院、國土交接。
導致的現象可能是掉淚、哭泣、勝利、吐口水、肅立。
(我們小學聽到上課鐘聲,好像也要肅立不動,鐘聲結束方可起跑回教室,怪異的學校規範)。
國歌可以莊嚴(如中華民國國歌),
也可以散播歡樂(如以前不知道在那裡聽的不知道那一國的非洲國歌,很爵士,11分鐘長),
或是助人長壽(如英國國歌,第一句即是God bless the queen),
甚至競走(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國歌通常也不作什麼強弱,一般是要用力唱,才足以表達對國家的熱愛。

不管大家熟不熟悉,為了比較及檢索上的方便,茲將要比較的歌曲內容抄錄如下:

中華民國國歌
莊嚴的行板
程懋筠 詞 黃自 曲
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以建民國,以進大同。
茲爾多士,為民前鋒,夙夜匪懈,主義是從。
始勤始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貫徹始終。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又稱"義勇軍進行曲")
熱情激昂
田翰 詞 聶耳 曲
起來,不願作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
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
冒著敵人的砲火前進,冒著敵人的砲火前進,前進,前進,進。

台灣共和國國歌(又稱"台灣翠青",新國歌候選歌)
莊嚴的行板
鄭兒玉 詞 蕭泰然 詞
太平洋西南海濱,美麗島台灣翠青,早前受外邦統治,獨立今日出頭天。
共和國憲法的基礎,四族群平等相協助,
人類文化,世界和平,國民向前,貢獻才情。

就作詞作曲者言,黃自先生為我們中華民國做過許多膾炙人口的歌,
其成就早已蓋棺論定,
大家熟悉又不太會唱的升旗歌、長恨歌、西風的話都是黃先生的作品;
程懋筠先生則是曇花一現,他太太將他丟在垃圾桶的中華民國國歌參選歌詞,
撿起來寄去國歌選拔委員會,選拔委員不計較稿子上的鼻涕或檳榔汁,
我們就唱了86年;
聶耳先生則是親共的當代音樂家,著作等身,
大約與作黃河大合唱的洗星海先生同時期,
我們父執輩年紀的人,在童年大都能將此歌瑯瑯上口,
直至對岸被澤東兄借住,此歌方在台灣成為禁歌;
鄭兒玉先生不知何許人也,這又是筆者的無能之處
(如果硬要筆者鬼扯,筆者只能說“兒玉”也是個有典的字,
台灣日據第四任總督便叫兒玉源太郎,新公園裡的台灣博物館便是為紀念此人而建,
會取“兒玉”,或許也不是普通人家);
蕭泰然先生則是早年"吾黨"在台灣的拒絕往來戶,
近來則在台灣大有為的政府寬容兼時代氛圍的改變,任
何跟台灣相關的人、事、物,都被哄抬到相當的高度,
蕭老師壓箱的法寶用力湧出,
充滿鄉愁的"唔通嫌台灣"或是"遊子回鄉"可以算是蕭老師對台灣濃厚情感的實踐,
真正用來宣告這塊土地的歌曲,經由這些有家歸不得卻又深切思念的音樂家,
或許能更深沈的表達國歌的目的性及色彩。

一樣是國歌,這三首的訊息很不一樣。
第一首的動機來自一本書(或稱一個思想、信仰、力量),
整首歌的內容一直在補充陳述人民對這本書的態度要如何忠實,
但沒有透露將來大學聯考會考的訊息。
"吾黨"是哪一黨哩?吾黨要宗,他黨就不一定要宗了,
他黨把時間花在自肥比較實在,說穿了不過是一些虛無的口號教條大集合。
第二首透露的是群眾的勞動形象,勞動來自對壓迫的反抗。
第三首則號稱是台灣共和國國歌(相當多人覺得金門王的"乎乾啦"也可以當國歌),
以空間的向度連結歷史,維持一貫的台灣悲情形像,
最後將台灣各族群從悲情中解放,對人群奉獻,
充滿侯孝賢式的質感(或許侯氏的作品應該解讀為對階級的詮釋),
也澆注台獨的氣息。

至於唱起來的感受,這就比較見仁見智了,
既然是國歌,就表示全國人民都要會唱,而且唱起來沒什麼阻礙。
很可惜的是,
中華民國國歌唱到"一心一德"的地方,雖然曲式已經將一堆口號堆砌到最高潮,
但不只一個人覺得,這四個字很難唱上去,
為了保護音道,只好虛聲應和一下,
於是我們就不容易一心一德,貫徹始終了,
國歌的莊嚴之氣潰散無蹤,
不過無可否認,結尾的華麗還是有點光環的亮光,
唱完沒什麼特別的感覺,類似職業倦怠,
只想趕快坐下來看即將開播的電影,
不過台灣電影院配合國歌內容的影片,像教育篇、建設篇,倒是很好看兼很特別。

義勇軍進行曲唱起來草莽味十足,唱完精神很好,
好像是第三者帶動唱給群眾聽的歌,群眾只能被動的撩撥情感,
他省式的反抗壓迫主題借用進行曲的形式作為動力,當中夾雜一些切分及三連音,
整首作品就很有動感了。
筆者並沒有親匪情結,只是純就音樂目的性略加說明,
進行曲本來就是用來提鎮士氣,
民國38年的中國共產黨一團混亂,找條很共產主義或社會主義的小歌激勵老百姓,
或許比要大家去信奉一本大多數人一輩子也不會去翻的書更貼切或省時,
雖然民國54年動用了全中國最好的歌舞隊演出"東方紅"用力讚頌吾友澤東,
終究沒有用澤東的名字或是語錄做為國歌的材料,
以人民為內容的主體,禁得起時代的考驗,
不過這般的進行曲,唱起來總有俗氣的感覺,但也因此更與人民親近,
郊遊可以唱、收成200斤的大南瓜可以唱、全民大煉鋼時也可以唱,
這種歌詞在資本主義國家,只能當"福氣啦"或"大鵰"大補酒廣告的背景音樂。

台灣翠青唱起來雖然倍覺清新,但空間感與多愁善感交雜,
外加一次的轉調(滴調轉伊調),似乎是要更強調那種土地的美好,
但那股悲情卻更濃烈,
當然,曲末充滿的光明希望之類的什麼,也就更濃厚,很令人感動。
平心而論,台灣翠青是三首歌中較為細膩的,雖然充滿地域性色彩,
但個人覺得本曲挺適合作海軍的什麼歌,
軍艦緩緩的出帆,配上此曲作背景音樂,
或許可以多招一兩個海軍士官班學生在軍艦上洗馬桶。

在天與海交接的岸邊,提供無邊際的想像,基於國歌的特殊屬性而作本文。
遺憾的是,
大家仍舊不知道後面兩首歌如何唱,這是作者的無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zeyinfai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